驯化的力量作物的祖先

人类在发展历程中,从生存技能上来说,经历的重要阶段有直立行走、工具的使用、狩猎采摘以及种养农业等等;人类之所以能从游猎的生活转为定居性的生活方式,就是由于掌握了驯化的技能。动物的驯化让人更容易理解,但是植物的驯化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

绿色植物演化史

全世界有多少种可使用的植物呢?3万多种,可食用的植物生存的地点极为广泛,这也印证了那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丢,谁知道会长出什么好吃的”。但是人们养育这个世界,仅仅使用了30种,只有总量的千分之一。在这30种植物中,5种谷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粟类,提供了全球人口所需能量的60%,具有极高的地位。

那么这些作物又怎么牵涉到驯化呢?这涉及到驯化的含义,“将野生的动植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为控制的过程”。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通过驯服哪些野生植物,使其成为今天的作物呢?

杂交稻与野生稻

水稻,中国人最熟悉的主食之一,就是通过驯服野生稻而来。野生稻的谷粒细小,壳很硬,难脱壳,成熟时间不定,产量低;但是,野生稻也有很多优点的,它有很多优异基因,由于野外生存,没有照料,所以野生稻有比较强的抗病、虫、杂草和抗逆基因,这些对人来说的缺点,其实是他们野外生存的保障。

人类驯化的水稻,谷粒大,发芽率高,收割时间统一,产量大,这些优点;但是抗病虫害的能力就差了很多,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袁老先生的杂交水稻就是继承的普通野生稻的高产基因。

狗尾巴草

水稻的起源跟现在还有点联系,但你想到过,狗尾巴草变成小米的这天吗?这种作物,在八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驯化了狗尾巴草,变成了今天的小米。目前世界上种植的小米,老祖宗就是匍匐在你腿边的“卑微”小草。

小米

小麦的家庭关系就很复杂了,他的祖先包括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节节麦、野生二粒小麦。所以现今对于小麦的研究,由于其祖系的复杂,难以分析,目前对于小麦的研究比较困难。

玉米的祖先是来自墨西哥的大刍草,这是目前最经典的理论,现代玉米与大刍草的亲缘关系极近,但是针对这种传统的理论,美国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理查德·马克尼施提出了疑问,他说,考古学上有许多证据表明,玉米比大刍草出现要早,所以主张由大刍草进化为玉米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玉米与大刍草

土豆,学名马铃薯,祖籍是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大概在公元时,随西班牙人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后来又辗转进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根据有关资料推测,可能于17世纪初(明末)跟随欧、美传教士进入了中国,算得上是个舶来品。所以有些地方也叫洋芋。

马铃薯与秘鲁祖先

在这种演化过程中,人类对于种种野生植物的驯化,对于人类的利用来说是有益的,但实际上人类的照顾,对于这也栽培种的进化的是不利的,只能由科学家的选育培养来进步。

中华民族人口变化与作物种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6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