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探秘三毛笔下神秘的纳斯加之线
读了三毛的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玻利维亚人民的热情淳朴,再一个就是未解之谜纳斯加之线。
三毛在文中提到,纳斯加之线是南美洲最令人不解的谜,需要坐上小型飞机,在空中才能看见那些神奇的线条,还有巨大图案,至于那些线条如何铺就以及那些图案的作用都是未解之谜,以至于有人将它归结为外星人的作品。
《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记录的是三毛于年—年间在中南美洲十国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纳斯加之线的谜团是否已经解开?
可能是音译的差别,现在文中大部分都将它翻译成纳斯卡线条,存在于秘鲁南部的纳斯卡荒原上。它的发现要追溯到年的某一天,一个叫保罗·科索克的博士乘坐飞机沿着纳斯卡平原上的古代引水系统飞行,偶然的一次低头,他就被那些涂画在沙漠中的看起来像是像机场跑道一样的线条深深地吸引住了。
奥斯卡线条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在发现纳斯卡线条隐藏巨型图案的消息公布后,即引起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前往展开研究工作。
年,纳斯卡沙漠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只发现了大约30个地画,而且大部分描绘的是植物和动物。截至年,已知的纳斯卡线条数量已经达到了个。
专家们发现大部分的线条和图形,都分布在秘鲁南部一块完整地域上,北由英吉尼奥河开始,南至纳斯卡河,面积达二百平方英里。由于图案十分巨大,只能在三百米以上的高空,才能看到图案的全貌,根据研究人员的发现,这些图案是将地面褐色岩层的表面刮去数公分,从而露出下面的浅色岩层,而所形成的坑道线条,每条的平均宽度约为十至二十公分,而当中最长的则达约十公尺。所以由这些长度不一的线条所组成的图案,其面积也有所不同,例如其中的一幅动物图案就长达二百公尺。
经过专家们将镶嵌在线条上的陶器碎片作详细研究后,证实「纳斯卡线条」已存在两千多年。他们推测这些图案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当中最短的也至少拥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这些巨型图案能够保存千年而没遭受到大自然的破坏,得益于纳斯卡平原的气候。纳斯卡平原是一个气候干旱而贫瘠的高原,遍布高原的碎石,将阳光的热能吸收和保留,从而散发出一股温暖的空气,在空中形成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屏障,使得高原上的风不像平地那般强劲。
关于纳斯卡线条的用途,自人们发现了这些图案后,就有许多猜测,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古纳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标志,而那些图案是不同家族的族徽。人们发现,在那些的图案覆盖的地下,分布着大量的水渠。这一说法较易为人接受,因为纳斯卡平原是一片很荒凉的平原,几乎是没有降雨的。
尽管纳斯卡线条与水有关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是,人们依旧不能回答纳斯卡线条是如何制造的这个问题。德国女数学家玛利亚·赖歇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纳斯卡线条,最终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她在临终前说,“我们将无法知道所有的答案”。
奥斯卡线条至今仍是世界未解之谜,不得不赞叹古人无穷的智慧。难怪三毛非常想亲自去看一看这南美洲比较重要、比较有趣的一景,只是很遗憾,因为身体原因,她最终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