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车市超90中国车企的高
文\秦叔宝
最近有几个新闻,放在一起看挺有意思的。
首先是欧盟通过“年后禁售燃油汽车”的法案后又“后悔”并撤销禁令。
紧接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预测,到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万辆左右,到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万辆左右。
新能源汽车前景到底如何,变得有点扑朔迷离。不过,对此,笔者认为中国车企对电车的高歌猛进该停一停了。
国际环境
欧盟的“出尔反尔”源于内部分歧。
原本欧盟的燃油车禁令是乘用车和商用车年起零碳排放,分歧发生在对零碳排放的理解和路线选择,一派是彻底退出燃油车,另一派则是保住内燃机,以合成燃料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方式。
现在欧盟的想法是,年,车企可以继续在欧洲市场销售燃油车;只要你使用的燃油,是“碳中和的合成燃油”。
所谓的合成燃油,就是指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然后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合成类似汽油的燃料。
这个路线确实是有几分道理,因为燃油车的污染关键在于燃料,不在于技术,燃料变了,油车问题就小了。
而且德国等传统的汽车工业大国,想要保留技术优势,合成汽油路线是性价比最高的路线。其实,国际上对节能减排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电车解决方案并不占据“统治地位“。
二、国内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4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预测:,到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万辆左右,到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万辆左右。
王青指出,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新增效应比替代效应要大,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和下一步配套体系的完善,替代效应会逐渐突显出来,并且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在年将达到60%,到了年突破94%。预计到年将一直处于快速替代阶段。”
由此可见,国内专家、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还是很乐观的,颇有点肥猪赛大象的意思。
三、现实困扰
首先,战略金属矿产方面,全球汽车大国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发展电动车的一部分初衷就是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而拥有丰富锂矿资源的是南美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我国锂、镍、钴资源储量占比非常低,但是近些年的使用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第二,技术设施不够完善。王青指出:在充电和补能领域,虽然总量上没有问题,但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
目前整体车桩比是2.5:1,但是公共充电桩的增速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整体的增速;居民小区的电力扩容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的高峰、特别是快充的充电高峰与居民用电高峰重叠,特别是在夏季会增加用电的紧张和调峰的压力。去年夏天的西南停电就印证了这一问题。
对此,或许是时候发挥中国人DNA里自带的基建基因了,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上适度超前,通过大数据和政策改善、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
写在最后:
但无论如何,新能源车的未来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市场占有率达90%的言论也是噱头大于指导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