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地理之七年级下第九章拉丁美洲和巴西

盖百霖价格 http://m.39.net/disease/a_6100089.html

拉丁美洲

1、拉丁美洲的由来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概念,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本区语言隶属拉丁语系。本区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2、拉丁美洲工业与以采矿业为主

丰富的资源,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近海)、铁矿(巴西)、铜矿(智利、秘鲁)、煤矿,(巴西、哥伦比亚)、银(墨西哥)、海洋资源(秘鲁、巴西沿岸)、森林资源(亚马孙流域)、天然橡胶(亚马孙流域)。

现有一定的制造业,巴西、阿根廷较发达。

3、拉丁美洲农牧业

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小麦(阿根廷)

主要经济作物:由土壤,气候,地形等条件决定,主要作物有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柑橘、烟草、棉花等。甘蔗、香蕉、咖啡占世界总产量20%~30%;可可、柑橘,占世界总产量25%左右。

拉丁美洲的位置拉丁美洲的地形

巴西

1、巴西概况:

(1)位置和范围

巴西位于拉丁美洲的中部和东部,南北最长千米,东西最宽千米,面积万平方千米,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排名第五的面积大国。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国土约位于,北纬5°~南纬33°,纬度位置和北宽南窄的形状决定了绝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经度范围约在西经40°到西经70°。东面濒临大西洋,北面和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接壤,西面和南面与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相邻,海岸线长千米。

巴西的位置

(2)地形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的绝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北部边境属圭亚那高原,西部边境一角数巴拉圭盆地。

巴西高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大体上东南高,西北低,地表起伏和缓,海拔多在米到米之间。高原的东南边缘是大陡崖(高耸在沿海的大崖壁)对沿海和内陆之间的交通有巨大的障碍。大陡崖东南有一些不连续的狭窄的沿海平原,有一些天然良港。

亚马孙平原部分约占国土1/3,主要是由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它西起安第斯山脉东麓,东到大西洋,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原地表平坦,河网密布,大部分地面海拔在米以下。

巴西的地形

(3)气候:

巴西的纬度位置和北宽南窄的形状决定了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仅最南边小部分属于亚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部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林海面积达万平方千米,这里年平均气温27℃到29℃。巴西高原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由北向南气温渐低,气温年较差增大,有明显的干、湿季(夏雨冬干)之分,分布着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南部地区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16℃到19℃。

(4)河流和湖泊

巴西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所有河流全部注入大西洋。主要河流有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最后注入大西洋,全长六千四百八十千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亚马孙河宽水深,水量巨大。流域地跨赤道,年降水量大,又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充足,干流流经终年多雨区,南北两侧支流众多,且雨季错开。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这对缺乏煤、石油的巴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巴西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约达2.09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巴西和巴拉圭在巴拉那河上合建了伊泰普水电站。巴西约有90%的电力是靠水力发电。亚马孙河还是很好的天然航道,平时,干支流通航里程达三万千米,是世界上可航运里程最长的河流,但因沿河人口稀少,经济还不发达,所以运输量较小。

巴西境内的湖泊很少,较大的有南部沿海的帕托斯湖,湖水往南入海。

(5)资源

亚马孙平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林区。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林中乔木有多种,蓄积着多亿立方米的木材,还生长着巴西红木,橡胶树,可可树和坚果树等经济树种,巴西国名就是由于这里曾盛产巴西红木而转称的。

巴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锰的储量也很大,是世界四大产锰国之一。

巴西的资源

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

巴西同整个拉丁美洲一样开发的历史最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都是欧洲人,他们把这里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当时的印第安人,创造了同欧洲同样灿烂的古代文明。例如,印第安人的种植业文明,为我们今天提供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首先在加勒比群岛落脚,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分别向北,向南拓展其他领地。向北进入墨西哥高原,胜男不得进入沿海和山麓地区发展,进而扩展到,包括巴西在内的整个南部大陆。随着拉丁美洲种植园的发展,罪恶的奴隶贸易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之间发展起来,大批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拉丁美洲。

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

,使她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例如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从巴西可以看出,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发展中工农业大国

这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巴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巴西的经济增长期吧持在殖民主义者手中。单一的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这是这一时期巴西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改变单一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在品种众多的农作物中,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为巴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年发电量达亿千瓦时,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5、热带雨林的危机

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提供60%在巴西境内。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为了新建的亚马孙横贯公路等数条大型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岸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也在公路两旁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肆意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6、城市化问题

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地方。巴西有人口2.09亿,而城市人口要占到总人口数的3/4。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圣保罗的城市化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的过程,这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具有典型性。城市化可以给人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但是人口高度集中,又会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巴西政府已经注意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例如,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具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的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