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灭亡后,3万士兵逃到南美,如今有
“封为侍王,称霸一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到后期,清政府联合外来帝国主义政府的联手绞杀,先进武器对落后武器的压制,以及太平天国内部越来越严重的内斗,都促使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落。
“滥封王位,十羊九牧。”本来是代表着被压迫阶级的反抗群体,最后却反而变成了新一代的压迫团体。领导层全然不顾当时的局面,不断地加封王位,从而导致没有被封的下层百姓苦不堪言。
在跟随者洪秀全揭竿而起的时候还不到20岁的李世贤,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一路做到了称霸一方的侍王。然而极盛还没几年,内斗的加剧,促使太平天国在外部的猛烈打击之下,开始飞速下滑。
残部情况
“斩清福建提督林文察等。”在年江苏溧阳失守后,李世贤便带领太平天国战士们转战到了江西。后续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即南京)的陷落,李世贤便不得不带领汪海洋等人一路从广东去到福建,在福建漳州一带继续战斗。
李世贤指挥作战能力强,且在当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名望。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李世贤一部在福建的斗争较为顺利。
但后来,随着左宗棠率领重兵赶到,对李世贤的部队进行分路围攻,李世贤的部队便打得越来越狼狈,甚至于最后李世贤不得不一路撤往镇平(广东蕉岭),前去投靠部下汪海洋。
汪海洋虽然军事能力优秀,敢打敢拼,但自私自利背信弃义,在关键时刻,汪海洋居然先杀了前来投奔的李元茂等太平军将领,后又偷袭正在熟睡中的李世贤,使其完全没有防备地被杀害。
在很多人看来,当时有威望有能力的李世贤,原本可以成为太平军最后的希望,然而汪海洋这么一动手,一切的希望就又化作齑粉了。
这些在广东、福建一带被摧毁的太平军,在大形势不可逆的情况下,有的转为平民继续生活,有的继续抗争,还有的,则听信了谣言,被当做“猪仔”,卖去了海外。
清朝末期,国家内外交困,内部是层出不穷的起义,外部则是虎视眈眈,已经将獠牙全部亮出来,爪子都扒进了国门的各路帝国主义。
对殖民主义、贩卖奴隶这一套早已驾轻就熟的洋人们,联合海外华人黑帮,借着这一混乱态势,趁机在广东、福建一带做起了人口买卖生意。
因为主要目的是给外国贩卖劳动力,所以那些人贩子们不同于今天,挑选的不是瘦弱的女性、男性和儿童,而是已经成年的强壮的女性和男性。这些体型相对健壮的成年人,在人贩子的口里被称为“猪仔”,越精壮,越值钱。
奴隶贸易
“死亡率高达30%以上。”早在16世纪就随着各路航海航行而发展出来的奴隶贸易,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
一开始的时候,组织会用准备好的话术进行诱骗。在人贩子的描述之下,国外成了一个世外桃花源,遍地是黄金,只要愿意工作,衣食无忧肯定不是问题。
当时已经是走投无路的太平军残部,在听到这些描述之后,哪怕是觉得人贩子说得过于夸张,但想着总还是能有口饭吃,所以就纷纷相信了。
然而,等这些人听从了人贩子的哄骗上了船之后,一切就都变了。为了极限压缩成本,防止“猪仔”造反,船上到处都是巡逻的“全副武装的黑帮分子”。这些黑帮成员不仅会严格看管受害人的一举一动,还严禁受害人说话。
一旦发现有受害人违规,便立即对受害人围殴毒打。当时奴隶贸易已经发展了数百年,船上的打手们吸取这老一辈的经验教训,在打人这件事上早已炉火纯青,既能打得受害者叫苦不迭死去活来,却又能让受害者留着一口气,不至于死了卖不出去。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这种极限血腥镇压,必然还是会有勇士暴起反抗。反抗是很能够给人带去力量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扩大,有丰富经验的打手们在面对这种反抗者时,必然不会手软。
暴力凌虐,再加上极为恶劣的运送条件,当时的受害者运送船上,死亡率甚至能够达到30%以上。在如此普遍的惊人死亡率之下,运送受害者的船还能一艘接着一艘地开,奴隶贸易还能越来越发达,这就足以证明当时奴隶贸易的暴利。
经过“猪仔”船的极限欺压后,侥幸活下来的太平军和其余华人,便抵达了这趟旅行的目的地——远在南美的秘鲁。
虽然早就通过船上的遭遇,明白了之前人贩子说的都是谎话,但在到达秘鲁之后,太平军残部等人还是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惊了。对于这些花了钱购买的劳动力,自然只有榨干每一丝血肉,才能算是“物有所值”。
因此,这些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太平军,在到达秘鲁的第一时间,就被派去“挖鸟粪和开采硝石矿。”
决不放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文化,让这些人能够在即使遭遇了绝境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不屈不挠,为了哪怕是只有一线的生机而拼尽全力。
那些奴隶主们,不仅每天给这些“奴隶”最少的食物,最多的活,还时不时就是一顿鞭子,将这些“奴隶”打得皮开肉绽,试图用最残酷的手段迫使“奴隶”们不敢反抗。
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日又一日,仿佛永远也望不到尽头的打压,让“奴隶”们内心的怒火越烧越旺。
终于,太平军残部们爆发了起义。这群人在愤怒地驱使之下,通过周密的谋划的行动,成功杀死了奴隶主和监工,并夺取了武器。
在这件事情被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奴隶”们受到鼓舞,于是纷纷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义的队伍就这样滚雪球一般飞速增大。
当时正好是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智利和玻利维亚,以及“奴隶”们所在的秘鲁爆发了战争。通过形势分析,起义军们觉得“只有帮助智利打败秘鲁”,才能永久地解除自己身上的奴隶身份。
当时的智利,面对严峻的军事形势,在见识到了这群起义军优秀的军事实力后,便十分高兴地欢迎起义军,表示只要能够打败对手,就会帮助“太平军余部成立一个自治镇。”
在当时的智利政府的鼓励之下,起义军作战越来越勇猛,最终,这些人成功将秘鲁军队打败。大获成功的智利政府虽然很开心,但出于自身利益,最终并没有兑现全部承诺。
因此,起义军们没能得到承诺的自治镇,只是脱离了奴隶身份,得以用普通身份继续打工。后来,没有放弃的华人们,就和其余无数被骗来的华人一起,不断努力自强不息,最终成功在当地立稳了脚跟,并发展出了30多万的后代。
小结: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偶然的机会虽然可以触发成功,但要是想要将成功长久维持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吃过了苦头的他们,虽然被骗去了南美秘鲁,成为了饱受压迫的“奴隶”,但他们从未有一刻放弃过。
机会来临之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抓住,而当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也并未消极,而是坚持努力。最终,他们终于立稳了脚跟,守得云开见月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