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的瘟疫丨我们不是学着一起生存,就是一

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人类对于肉眼看不到事物,逐渐产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恐惧和无视。

而很不巧的,对待微生物,我们选择了无视。家里有一个当医生的亲人,你就知道了,去串门永远要洗手无数次,因为他们更知道微生物的厉害。我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微生物的环境中,而这些微生物就像黑暗中的眼睛,随时伺机进攻别的物种,埃博拉、各种出血热、马尔堡病毒、沙拉病、军团病、艾滋病,都是微生物与人类长期共存,在人类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突变的结果。

这本书很当下,适合近期阅读。纪实性的科普了历史上几种著名的传染病,不过外国人名读起来有点记忆混乱。很多地方就这么糊里糊涂过去了,好在纠正了我很多知识盲区。比如,人类战胜了天花,却败给了痢疾;流感疫苗并非一劳永逸,甚至并没有想像中的有效;艾滋在非洲和美洲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现的,但传播途径却大不相同。有文明史的视角,也有生物学尤其是演化生物学的知识介绍,也分析了现代文明生活和传染病的关联。

而病因并非毫无根由,常与某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密切相关。比如,马丘波病毒。20世纪中叶,玻利维亚掀起了一场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的运动,打乱了卡洛米斯野鼠的天然习性,这种啮齿动物迁居到城镇居民家庭,带来了人类无法抵抗的病毒,导致了大规模的流行病。类似的情形也是其他疾病爆发的原因。

书里每一种传染病都写得很简略,但整体呈现很有冲击感,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不管高不高兴,我们吃也被吃”。

谁是这个星球的霸主,不好说……人只是星球的短租户吧。

埃博拉病毒

到了年,曾经在其他灵长类动物或者野生动物身上和谐共生的细菌和病毒,搭乘着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传播开来。或者说当代更开放的生活方式和不加节制的私欲都成为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载体。

书的后几章,话题突然转到了传染病历史的内容上。初期,传染病的流行来自于城市化。城市让人聚集在一个相对面积较小的空间中。人聚集之后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将人生理上的接触距离缩短了。在十七世纪的伦敦,就有着“上游拉肚子,下游打摆子”的情况出现,上游的贵族一旦染病,下游的平民百姓就遭殃。任何介质都会成为人口密集传播病菌的有效途径。饮用水、人与人皮肤接触、空气中的飞沫都在城市中成为杀人工具。

本书还有一个深意,比疾病更加可怕的,是政治。控制疾病,早已不单纯是医务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等多个方面。人类历史跌跌撞撞,战胜某种疾病不可不谓偶然,前景并不乐观,唯一可给人信心的是灰暗来路中那点人性的闪光。

最可怕的是,大部分传染病的病因至今也没找到,并且没有根除的良方。生命随时处在死神镰刀收割的阴影里。

书的结尾:“我们不是学着一起生存,就是一起死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