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豪赌与野望瞰见

拿下中国市场这一局后,“赌性坚强”的曾毓群又将他的手伸向了海外。

2月14日,西方传统情人节这天,福特汽车高调宣布与宁德时代喜结连理。

福特汽车称,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由宁德时代为该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与此同时,作为这对CP的另一位主角,宁德时代却未在任何官方信息平台提及此事,沉默的有些非同寻常。

然而,沉默并未换回一路绿灯。2月18日,据彭博社报道,宁德时代与福特近期达成的协议将被有关部门审查,以确保其核心技术不会泄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忙于应付监管的同时,宁德时代又被曝出向部分车企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引起巨大争议。

根据报道,从下半年开始,宁德时代向战略合作车企供应的电池价格按碳酸锂20万元/吨成本结算,但需要他们未来3年80%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

从为特电池工厂提供支持,到向车企推“锂矿返利”计划,宁德时代这家凭借技术、制造、资本声名鹊起的企业转而专注商业模式玩法。

这种转向背后,折射出一家垄断型企业对持续增长的焦虑和对更大规模的野望。

“美国市场一定要进”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是一定要进的。”

年初,在一场小范围的投资者沟通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强调了进入美国市场的必要性。

作为全球第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在年电动汽车的注册量同比增长57%至75.65万辆,渗透率由3.1%涨至5.6%,一场新能源革命蓄势待发。

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却在北美市场无所作为,这个市场始终被传统电池巨头LG、LG和SK把持。

GICC公布的数据显示,年1-8月,美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3GWh,其中松下、LG和SK三家贡献39.6GWh,市占率超过90%。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处于新能源爆发前夜的巨大市场,信奉“赌性坚强”的曾毓群断然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

与此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对中国企业的不友好,宁德时代为此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

曾毓群投资者沟通会上说:“美国的劳动力培训很难,另外工会、成本、安全等问题都要进行考量。”为此,他提出了多种替代方案,包括在墨西哥、加拿大建厂等。

年2月14日,靴子最终落地,宁德时代采用了轻资产的技术入股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

据彭博社报道,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模式较为新颖,其中福特拥有电池工厂%股权,包括建筑和基础设施,宁德时代拥有工厂运营权和技术所有权。

福特汽车表示,根据协议,密歇根州电池工厂为福特全资所有,宁德时代为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这种“新颖”的模式在动力电池行业并不常见,但在国际酒店领域却已司空见惯,是最常规不过的操作。

通常来讲,国际酒店集团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由酒店业主提供地产、搞定关系,国际酒店集团提供品牌、管理和服务。

对于酒店业主而言,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进入酒店领域的门槛。对于酒店集团来说,能够以较小的投资扩大市场规模,不必重资产投入就能进入新的国家和市场。

在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合作中,宁德时代扮演了国际酒店集团的角色,负责提供技术、保证生产,而福特汽车提供资本、搞定地方关系。

被技术审查疑云

宁德时代选择以轻资产的方式进入美国,与众所周知的原因密切相关,更是《通胀削减法案》下的权宜之计。

年8月,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能源转型和基建政策,其中包括投资超过亿美元和超过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

根据该法案,美国电动汽车新车购买者最高可获得美元的税收补贴,二手车购买者可获得美元的减免,同时还将提供数十亿美元激励电动汽车的推广和电池工厂的建立。

与此同时,该法案也充斥着保护主义的条款。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要求车辆的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

此外,该法案还要求年以后电动车电池中使用的40%的原材料来自北美,到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0%,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

巧合的是,就在《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前夕,年7月21日,宁德时代与福特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内容涵盖在中国、欧洲和北美的动力电池供应。

宁德时代表示,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携手探索新的商业机会。7个月后,双方浮出水面。

然而,让曾毓群始料未及的是,这种“新颖”的合作模式也难逃监管法眼。对于被审查一事,目前行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部分观点认为,接受有关部门审查为正常程序;另有观点认为,宁德时代很多技术都已申请专利,在法律框架下享受知识产权保护,不会因为出海而发生转移。

把碳酸锂价格打下来

从年起,宁德时代一面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一面入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上游,宁德时代积极参与锂矿项目;在下游,这家企业入股了多家汽车企业。

年8月,宁德时代参与极氪Pre-A轮融资;11月,参与阿维塔战略融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年12月,入股奇瑞控股,成为第七大股东。

年6月,阿维塔发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及首款车型阿维塔11,长安汽车朱华荣、华为徐直军、宁德时代曾毓群三位大佬共同出席捧场。

曾毓群承诺,阿维塔所有的车型,宁德时代都会提供最新、最好的动力电池,支持阿维塔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此时的宁德时代与阿维塔,已经不仅是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关系,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密集布局锂矿项目。年4月,宁德时代以8.65亿元拿下宜春锂矿探矿权;年1月,拿下四川锂辉石项目,并与玻利维亚签署锂盐湖开发框架协议。

而近两年以来,下游的整车企业饱受碳酸锂价格疯涨之苦,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高时接近60万元/吨,非理性的碳酸锂价格已经成为电动车降本的最主要阻力。

据报道,宁德时代锂矿项目将在近三年陆续投产,形成实际供应。而从开采成本估算,宁德时代自产碳酸锂成本不超过20万元/吨。

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德时代向战略合作车企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

根据报道,从下半年开始,宁德时代向战略合作车企供应的电池价格按碳酸锂20万元/吨成本结算,但需要他们未来3年80%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

事实上,“锂矿返利”计划的本质是宁德时代利用自身优势,绑定下游车企向上游锂矿企业施压,以带动碳酸锂价格整体下调。

在这个过程中,宁德时代既提前确认了未来三年的营收,保证了对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加强了自身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话语权。

过去,宁德时代只给下游车企制定规则,现在它想要给整个产业链制定规则,成为电动车产业链上的话事人。

豪赌与野望

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与福特合作,还是推出“锂矿返利”计划,都折射出宁德时代这家垄断型企业对持续增长的焦虑和对更大规模的野望。

毫无疑问,宁德时代依然强大。SNE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GWh,其中宁德时代一家独占.6GWh,市占率达到37%。

宁德时代一家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是LG和比亚迪的2.7倍,比排在后面的二、三、四名之和还要多。

宁德时代发布的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年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

但细看销售结构就会发现,当前的宁德时代是一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而不是一家全球动力电池企业。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有接近80%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只有2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北美市场更是进展缓慢。

而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以往绝对的优势和话语权也开始受到挑战。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同比暴增%至.3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增带动了电池装机量的增长。SNE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比亚迪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至70.4GWh,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企业。

另一方面,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腰部动力电池竞争对手与宁德时代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

原本宁德时代的客户在推出入门版车型理想L7Air时,便采购了蜂巢能源和欣旺达生产的动力电池。

写在最后:

19世纪6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美国,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年,洛克菲勒创办埃克森-美孚石油,合并40多家厂商,垄断了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多年后,一场新能源革命席卷全球,中国福建宁德人曾毓群“赌性坚强”、率先下场,孕育出一家万亿市值企业和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

年,面对充满诱惑的欧洲和美国市场、不断内卷的中国市场,曾毓群启动了第二次豪赌与冒险。

从宁德到中国,从中国到全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出海与冒险都将成为宁德时代的关键词。凭借着资本与规模优势,一家新能源时代的托拉斯呼之欲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5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