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牺牲时的现场老照片牺牲后还被羞辱
“我的出征之日将是我壮志和不息战斗的开始”,你一定想说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甚至是有点中二的人。
但你可能想不到说这话的就是经常在文化衫和帽子上出现的那个留着络腮胡子的人,他不是明星,但他的魅力却经久不衰,他就是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曾说过:“直到永远胜利,为祖国,毋宁死”,年10月9日,年仅39岁的切格瓦拉英勇牺牲。
在切格瓦拉牺牲后,敌人为了确定其身份,将他放在台上清洗,拍照,切格瓦拉胸前的弹孔还清晰可见,一名士兵还粗暴的揪起切格瓦拉的头发确定他是否还活着。
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死后竟然遭受到这样的折辱,不免得让人悲痛唏嘘。
切格瓦拉
游历的医生
年6月14日,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大庄园里,一个名叫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的男孩出生了,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他的到来给这个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欢乐与希望。
切格瓦拉父亲的家族在阿根廷已经生活了12代,是当地名声显赫的家族,母亲这边也在阿根廷生活了7代,家世同样显赫。
因此切格瓦拉家境优渥,他在父母的疼爱中茁壮成长,切格瓦拉从小就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切格瓦拉父亲的传记《我的儿子·切》中说,孩子穿着一身湿漉漉的游泳衣,已经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一个劲儿的游。
随着年龄的增长,切格瓦拉已经长成一个强壮的青年,年,20岁的切格瓦拉成功考进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学习医学,年纪轻轻的他就心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决心用自己的医术来救人,并着手开始为麻风病人服务。
读大学期间的暑假切格瓦拉先后游历了阿根廷北部的12个省,之后他决意休学一年环游整个南美洲,年9月,格瓦拉回到了阿根廷。
休学游历的这一年彻底改变了切格瓦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说当时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那在拉丁美洲的这一年就是对他理想信念的重塑。
切格瓦拉先是在秘鲁的一个麻风病村当了几个月的义工,然后又开始上路,他看遍了拉丁美洲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贫穷、苦难、压迫。
这个刚刚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突然发现自己所学的医术救不了这些苦难的人民万万分之一,他感到迷茫和懊恼,但同时革命的火种也在他心中开始萌芽了。
年3月,切格瓦拉顺利完成了学业,从医学院毕业了,毕业后没多久切格瓦拉紧接着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拉丁美洲之旅。
正是这一次的拉美之旅,开启了切格瓦拉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征程,前有鲁迅的弃医从文,后有切格瓦拉投身革命,他们都是治病的人,为时代“治病”的人。
初入革命洪流
切格瓦拉毕业后的第二次旅行,依然是他熟悉的拉丁美洲全境,这一次的经历和以往大有不同,这次他亲身经历了革命战争。
他在途经玻利维亚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当地革命战争,战争的残酷让他觉得心惊胆战,但正是经历了一次革命战争,他更认识到革命武装推翻独裁统治的必要性,而在拉丁美洲还有无数个城市需要这样的“解救”。
年底,切格瓦拉途经危地马拉,此时的危地马拉正在年轻的领导人阿本斯的领导下进行大规模改革,切格瓦拉看着这个年轻的领导人热火朝天大干一场,他心潮澎湃,而此时他的身边出现很多这样的人。
这些人都是反抗独裁统治的革命流亡者,他们铁骨铮铮,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报复,切格瓦拉就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因为一样的理想信念很快便与这些人成了朋友。
这些人中有一个叫伊尔达·加德亚的秘鲁女革命者,后来成为了切格瓦拉的第一任妻子,他们共同支持阿本斯改革,并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阿本斯的改革不仅没有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还让支持他的革命者们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
阿本斯的改革遭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百般阻挠,美国派出一支雇佣军去危地马拉专门打击对抗这些革命者,阿本斯被迫下台,流亡的革命者再一次面临被追杀的命运,这一次切格瓦拉也在猎杀名单中。
危地马拉改革的失败导致近万数革命者被杀害,切格瓦拉看着昔日战友接二连三的倒下心中非常痛苦,他开始思考,像阿本斯这样不痛不痒的温柔改革真的能行吗?
显然答案现实已经给过了,不行,不仅不行还会连累更多鲜活的生命,所以要想彻底的改革,就要推翻反动统治和暴力压迫,就要以暴制暴,就要进行铁血革命。
阿本斯下台之后,雇佣军首领阿马斯成了危地马拉的领导人,切格瓦拉一行人不得不继续逃亡,这一次他们落脚到了墨西哥,在墨西哥城他认识了卡斯特罗的革命两兄弟,他们将他带入了真正残酷的革命斗争中。
刚刚想明白要暴力武装对抗反动统治,这下就直接实践上了,此时的切格瓦拉非常兴奋,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军队大干一场,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解放。
从医生到战士
切格瓦拉之所以能把革命的理想付诸实践还是因为卡斯特罗兄弟俩提供的机会,因为当时他们正打算准备着要推翻古巴巴蒂斯塔的独裁,切格瓦拉抓住这次机会,他请求加入卡斯特罗兄弟这次名为“七·二六运动”的战斗中。
年,这场“七·二六运动”的八十多名战士乘小船从墨西哥秘密出发驶向古巴,可当他们在古巴附近登陆之后,却被巴蒂斯塔的军队包围突袭了,最终仅有十几人幸存。
背着医药箱踉跄逃命的切格瓦拉毅然决然的捡起牺牲战友掉在地上的枪支,他想在战场上哪能就这么不温不火的,他需要的是先去勇敢的战斗,只有战斗过才会负伤,所以首先他先要是个战士,其次才是医生。
“七·二六运动”的失败让切格瓦拉彻底从医生变成了战士,往后他也是古巴革命中最好的战士和最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
运动失败后,仅剩的十几名战士安顿在马艾斯特腊山上休养,这期间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他们再一次投入了战斗,这一次转换身份的切格瓦拉让大家都刮目相看。
战场上他英勇无敌,铁面无私,超强的军事天赋和技能让切格瓦拉在革命队伍中很快就崭露头角,也因此得到了卡斯特罗的赞赏,不久切格瓦拉就成了卡斯特罗的左膀右臂,大家一心为了古巴革命而奋斗。
切格瓦拉还记得在墨西哥的一个公寓里第一次见到卡斯特罗兄弟的场景,当时他们简直是一见如故,他们彻夜长谈,认为古巴,包括拉美各国要想推翻独裁统治,必须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或许是共同的理想让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战友,经过两年的不懈战斗,切格瓦拉他们这支重组的游击队最终取得了圣克拉拉战役的最终胜利,年1月1日,卡斯特罗在神蒂亚戈建立临时政府。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胜利后,在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切格瓦拉被授予“古巴公民”称号,并被同时授予古巴中央政治局委员、古巴银行行长、工业部部长等重要职务。
年,古巴的社会主义色彩不断加深,古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但另一边,切格瓦拉在刚访问完苏联之后,专机直降在北京机场。
切格瓦拉一行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激动的切格瓦拉一见周总理,就迫不及待的用法语向总理提出了一个诚恳的请求:“我从古巴出发时,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要求我到中国后,一定要见到主席,这也是我的热切希望”。
总理爽快的答应切格瓦拉说,会安排你们见面的,他也很想见到你们。
这次的切格瓦拉此次的中国之行大力肯定了中国的革命经验,而这却违背了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的原则,切格瓦拉一个无心就得罪了苏联。
访华回到古巴后的切格瓦拉过得很是憋屈,一方面是苏联,另一方面是步步紧逼的美国,加之他与卡斯特罗在战事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种种因素促成了切格瓦拉最终决定离开古巴的合力。
临行之前,切格瓦拉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需要我去献出我微薄的力量,如果我葬身异国,那么我临终时想到的将是古巴人民,请不要忘记20世纪这个渺小的征人。”
革命不朽,英雄不朽
离开古巴的切格瓦拉就像他说的那样,世界上还有他需要去贡献微薄力量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刚果(金)。
刚果金的战士和和首领生来有一种“扶不起的阿斗”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谁是切格瓦拉,只知道慕甘加·塔固,这个名字是当地人用斯瓦西里语给格瓦拉取的外号。
尽管刚果金这个国家呈现这样一副样子,但是切格瓦拉仍然没有放弃革命活动,在年至年间,切格瓦拉带领着游击队在玻利维亚开展多次革命活动。
在这支游击队中,自愿与他同行的有十七位古巴革命者,这十七人中没有一个是三十五岁以上的,而且他们都有家室和儿女,但是因为切格瓦拉的精神感召,他们愿意为了祖国而奉献自己的生命,最终十七人中有十四人壮烈牺牲。
据说在每个战士牺牲前,如果能来及都会把手表交给格瓦拉,让他代他们转交给自己的儿女,在格瓦拉牺牲前一个月,他的包里已经有四块手表。
在那本《切在玻利维亚的日记》中,某天的日记发现这样一个记录:“塞丽塔,4?”这应该是他回想着自己的小女儿是不是那一天四岁了,想来也是心酸,此外还抄有一首西班牙诗人莱昂·费利佩的诗。
诗中写道:“基督,我爱你,并非因你自一颗明星降临,而是因为你向我揭示:人有热血,泪水,痛苦,钥匙,工具,去打开紧锁着的光明之门。”
这首诗不就是切格瓦拉自己的写照吗,热血的切格瓦拉在战争中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最终还要经受那不可避免,残酷至极的死亡。
年10月8日,在尤罗山峡战斗中,切格瓦拉被当地的一个农民出卖,最终被敌人打伤俘虏。
在玻利维亚没有死刑,因此切格瓦拉还想着给自己进行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论辩,但是在10月9日,普拉多上尉却接到了上级的电报:巴里恩托斯总统下令,处死所有被俘人员,处决时间必须在9日上午。
巴里恩托斯
年10月9日,切格瓦拉在依格拉村被杀害,时年39岁,再被处刑之前,美国特工专家刚萨雷斯问切格瓦拉:“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切格瓦拉平静的说:“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不仅如此他还向刽子手大喊说:“你是来杀人的,胆小鬼,开枪啊!”
说完,那位靠着酒精壮胆才敢行刑的政府军少尉马里奥特兰朝着切格瓦拉的身上胡乱打出了九发子弹,切格瓦拉瞬间倒地,但是怒目圆睁,这一刻他可能还在想着他未竟的解放事业。
中弹倒地后的切格瓦拉没有被就地掩埋或者被丢弃一旁,玻利维亚军方的人依然没有放过这个“恐怖”的革命分子,他们怕极了他,怕他是假死,怕他再复活过来,在一个强悍的英雄面前,敌人连子弹都觉得是棉花做的。
所以他们把切格瓦拉抬到台子上给他进行了清洗,清洗完之后胸前的致命弹孔清晰可见,这些人围在切格瓦拉的身体旁边一次次谨慎的确定着他是否真的已经死亡,一个士兵嘴里叼着烟手直接抓起切格瓦拉的头发往上提。
一个声名显赫的革命英雄,死后竟然遭受到这般凌辱,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切格瓦拉死亡是万无一失的,玻利维亚军方派医生把切格瓦拉的双手砍下送往美国做验证,因此最终切格瓦拉都没能留下一个全尸。
之后,玻利维亚军方秘密的把切格瓦拉的尸体与其他几个革命者的尸体一齐运往玻利维亚的一个旧机场内,用挖掘机挖出一个大坑把尸体丢了进去,然后快速把土地填平。
成功领导了多次革命的标杆就这样被潦草的深埋在了地下,至此之后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古巴一直在找寻格瓦拉尸体的下落,想要带他回家,终于在年7月12日,切格瓦拉的尸体被找到并被成功运回了古巴。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亲自到机场来接切格瓦拉回家,并给他举行了国葬,切格瓦拉在离开古巴之前曾说,我临终想到的也将是古巴人民,终于在他牺牲三十年后,他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古巴,这一次英雄终于可以瞑目了。
切格瓦拉是牺牲了,但是他却创造了一种超人的精神信念,在今天无论是金属摇滚、还是流浪艺术家、抑或文艺青年,他们无不把切格瓦拉作为一种精神领袖,T恤上,帽子上,作品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切格瓦拉的标志性头像。
至此,切格瓦拉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存在于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虽然如今身处和平,但是切格瓦拉那种勇敢无畏,对信念坚定的精神却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伟人精神,英雄不朽,为革命、为人民、为国家战斗的英雄切格瓦拉就像一座永恒的灯塔,在茫茫大海的无尽永夜中,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