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女孩因长得像中国人,17年跑来中国
年,一个自称来自中国的名叫乔伊丝的姑娘急匆匆地来到了湖南电视台,用十分生疏的普通话说道:“我是来参加《寻亲记》节目的。”
中国人不会说普通话?正当工作人员不明所以的时候,和姑娘一同前来的同伴蔡德林接过话茬,述说了姑娘的身世。
原来乔伊丝刚出生就被家人遗弃,不幸中的万幸是她被好心人捡到,并将她送入了湖南益阳福利院,之后她又被远道而来的比利时夫妇收养。如今乔伊丝归国就是为了寻找亲生父母。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立即为乔伊丝登记报名。那么乔伊丝能得偿所愿,找到亲生父母吗?
被外国夫妇领养
年9月,来自比利时的贝克斯夫妇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中国之旅。此次旅程他们精心策划了许久,打算游览中国四处的大好河山,感受一下东方雄狮的无穷魅力。
除了旅游,贝克斯夫妇此行的最大的目的是领养一名中国女孩。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他们的伤心事,那就是生育障碍。
贝克斯夫人患有严重的心源性疾病,生产对于她而言是高危活动。在医生和家人的建议下,为了健康着想,她不得不放弃生育的想法。
这对于喜爱孩子的贝克斯夫人而言是一个极度痛苦的选择,为此她整日郁郁寡欢。
贝克斯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妻子尽快走出阴霾,他决定带着妻子前往玻利维亚旅游散心。
在旅途中,他们碰巧经过一家孤儿院,孩子们正无忧无虑地玩耍,这一场景触碰到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此时一个想法在俩人的脑海中浮现,那就是领养一个孩子。很快,他们就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他们遵循内心的声音,进入孤儿院。在众多的孩子中,有一个沉默不语、独自一人在角落里玩耍的男孩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看得出来,相比于其他孩子,男孩更需要陪伴和爱。夫妻俩决定收养这个落单的男孩,给予他所有的温暖。
在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后,夫妻俩正式收养了男孩。有了孩子后,贝克斯夫人的抑郁情绪烟消云散,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在这样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中,夫妻俩又萌生了再领养一个女儿的想法,一儿一女,此生无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夫妻俩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无法自拔,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迷”。
因此他们希望收养一个中国女孩,这便是他们中国之旅的主要目的。出发中国前,他们便与湖南益阳福利院取得了联系,并预约了见面的时间。
夫妻俩准时来到了福利院。当金发碧眼的贝克斯夫妇一出现,孩子们立即瞪大了眼睛细细打量来者,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贝克斯夫妇是从何而来。
不少年幼的孩子因为没见过外国人,对奇怪的贝克斯夫妇感到十分惊恐,胆小者甚至哭出了声。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孩子们或好奇或害怕的神情,让贝克斯夫妇意识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表会吓坏孩子,为此他们感到局促不安。
此时角落里传来一声清脆的笑声,这让他们的心情阴转晴,舒畅不已。循着声音望去,他们发现了襁褓中的孩子益素兰。
刚满周岁的益素兰长得白白胖胖,是个爱笑的婴儿,十分乖巧可爱,这让贝克斯夫妇的心瞬间融化,这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女儿模样。
院长看孩子和贝克斯夫妇投缘,便在一旁介绍起了益素兰的身世。
年10月22日,周俊军和往常一样,起了一大早,前往菜场购买新鲜送达的瓜果蔬肉。
深秋时节,清晨的天气凉意重重,路上行人并不多。四周静谧,周俊军听到路旁的草丛中不时传出微弱的猫叫声。
细细一听,他觉得不对劲,这声音与猫叫声并不一致,更像是婴儿的啼哭声。
为了搞清事情的真相,周俊军踏进草丛,顺着声音寻找声源。很快他就在不远处的草丛里寻找到了一个瘦弱的婴儿。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孩子八成是被家人遗弃了,他赶紧抱起孩子,轻晃身体哄她。
就在周俊军抱起孩子的瞬间,一张纸条从襁褓里掉了出来。他拿起纸条查看,发现上面写着孩子名叫益素兰,出生于年9月6日。
怀里的婴儿应该是饿坏了,周俊军哄了半天,她还是啼哭不止。为了让孩子尽快得到照顾,他赶紧前往不远处的益阳市福利院。
周俊军抱着孩子急匆匆地来到了福利院,保安立即上前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
周俊军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知保安,保安立即将此事汇报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随即将孩子带到室内,为她冲泡奶粉,并检查身体。就在一切交接完毕,周俊军想要离开之时,保安留了一个心眼,报了警,并表示希望周俊军能配合警方调查。
这倒不是保安多事,而是保安在福利院工作多年,时常碰到有弃婴家人不想抚养孩子,又不忍心孩子无人照顾,便假装成好心人,将孩子送到福利院。
接到报警电话后,警方不敢怠慢,立即派出数名民警参与弃婴的调查之中。
经过多方调查和询问,警方证实了周俊军和婴儿并无亲缘关系,益素兰确实是一名弃婴。
因为找不到孩子家人,益阳福利院接收了益素兰,代为抚养。听完了益素兰的身世,贝克斯夫妇心疼不已。
之后,在院方的协助下,贝克斯夫妇顺利完成了对益素兰的领养手续,益素兰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回中国寻亲
对于妹妹到来,哥哥激动不已。哥哥和父母一起为妹妹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乔伊丝。
家人对乔伊丝宠爱有加,乔伊丝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了窈窕淑女。
在一众金发碧眼的同学中,乔伊丝显得尤为特别。渐渐长大的乔伊丝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不少同学在看到她的家人后,总是会问她:“你爸爸妈妈是白种人,你为什么长得像亚洲人呢?”
乔伊丝对此一无所知,放学后,她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在镜子前久久地打量着自己的长相。
黄皮肤,脸部扁平,头发乌黑亮丽,通过对比后她发现自己长得很像电视里的中国人。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她向父母询问了事情的缘由。父母并不打算隐瞒兄妹俩关于身世的真相,因此他们将领养经过娓娓道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兄妹俩才知道了自己的根在哪里。不同于哥哥无所谓的态度,乔伊丝显得十分悲伤,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并不受亲生父母喜爱,所以才被遗弃。
察觉到女儿的心理变化,贝克斯夫妇开导道:“或许你的亲生父母有什么难言之隐,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你。”
乔伊丝听闻此言,也觉得十分有理,由此在内心种下了回中国探亲的种子。
她想见见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也想知道他们当年为何遗弃自己。
贝克斯夫妇对孩子的想法十分尊重和支持,并表示会尽全力帮助她实现心中的梦想。
之后,乔伊丝在比利时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当年她想要回中国探亲的想法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逐渐生根发芽。
年,乔伊丝将心中的想法与家人诉说,并表示打算今年就前往中国寻亲。
因为与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贝克斯夫妇认识不少在中国的朋友。为了让女儿的寻亲之路更加顺利,他们联系了好友,北京寻亲志愿者侯锋。
侯锋远在北京,无法给乔伊丝提供过多的实质性帮助。为此他又通过寻亲协会,与湖南益阳的志愿者蔡德林取得了联系,并与他诉说了乔伊丝跨国寻亲的故事。
蔡德林十分同情乔伊丝的遭遇,表示愿意尽全力帮助乔伊丝,蔡德林和乔伊丝的寻亲小分队由此正式成立。
因为签证等原因,乔伊丝还不能很快地来到中国。因此蔡德林主动揽起了寻亲重担,前往乔伊丝当年生活过的益阳福利院寻找线索。
在年到年的22年时间里,益阳福利院因为征用拆迁、改造升级有过数次的搬迁。
蔡德林经过多方询问,找到了新福利院地址。院长得知有孩子回来寻亲,十分重视,表示会尽全力配合。
要想找到乔伊丝的身世线索,就必须找到她当年来福利院的资料。经过数天的资料查找后,蔡德林终于寻找到了重要线索。
他发现当年乔伊丝是被一个叫周俊军的市民送到福利院的,倘若能找到周俊军,那么就离真相更进一步了。
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周俊军无异于大海捞针,蔡德林发了很多寻人启事,周俊军却依然毫无音讯。
听到这个消息,乔伊丝的心凉了半截。正当她难过之时,蔡德林却提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寻亲视频。
乔伊丝认为视频传播力度快,涉及人群广,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之后她很快制作了视频,并交由蔡德林发布。
视频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不少同样在寻亲的家庭注意,有些家庭认为乔伊丝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女儿,希望能与乔伊丝见面。
蔡德林将情况一一告知给乔伊丝,恰好此时乔伊丝的签证顺利办理。
年9月3日,乔伊丝乘上了前往故土的飞机,这一刻她已经等了太多年。
下飞机后,她就在蔡德林的带领下前往了志愿者协会,并与之前所说的几个有可能存在亲子关系的家庭见面。
但是很可惜的是,见面后,通过详谈和亲子鉴定,这些家庭与乔伊丝一一排除了亲子关系的可能性。
前前后后这么多天的寻找却依旧没有任何线索,蔡德林和乔伊丝难掩失望之情。
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上湖南电视台参加《寻亲记》栏目。
《寻亲记》是当地众人皆知的寻亲节目,有很深的粉丝基础。乔伊丝决定参加节目录制,向观众讲述自己的寻亲故事。
寻亲未果
年9月6日是乔伊丝22岁的生日,在蔡德林的精心准备下,乔伊丝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在生日会现场,她许愿能阖家团圆,寻亲成功。那么《寻亲记》能帮助她实现梦想吗?
栏目组受到乔伊丝的委托后,立即联合各地寻亲组织,汇集各方资源,寻找与乔伊丝状况相近的寻亲家庭。
功夫不负有心人,栏目组找到了几家疑似家庭。通过了解各家家庭状况后,又排除了几家,最后就剩下了熊家和李家。
经过栏目组安排,乔伊丝首先拜访了熊家。见到乔伊丝后,熊家妈妈大哭不止,她相信这个与她丈夫和大女儿长相相似的姑娘一定是她失散多年的二女儿。
熊家位于湖南一处偏僻的农村,因为没受过什么文化,当地村民普遍重男轻女。
尤其是熊家婆婆十分信奉老一套,无后为大的说法,心心念念能有一个孙子。
大孙女出生时,婆婆尚且还能沉得住气,可是二孙女的到来让她失望至极。
当年计划生育严格落实,二孙女的到来意味着熊家失去了再次生育的资格。
为了能有个孙子,她趁着儿子媳妇不注意,连夜将二孙女抱走扔了。等儿子媳妇发现时,为时已晚,孩子不知去向。
婆婆不愿意孙女回来,闭口不提孙女去处。夫妻俩苦寻未果后,只能作罢,二女儿自此下落不明。
乔伊丝听了熊家的故事,感慨良多。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熊家妈妈的悲伤,她真切地体会到了。
乔伊丝紧紧抱住熊家妈妈,并用纸巾擦去她的泪珠。虽然结果未知,但在旁人眼中,这一刻她们就是一对感情至深的母女。
之后,医院做亲子鉴定。临别之际,熊家妈妈还将为二女儿准备的项链送给了乔伊丝,并亲手为她戴上。
对于熊家妈妈来说结果已经不重要,乔伊丝的到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很遗憾,鉴定结果显示双方并无亲子关系。
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乔伊丝至今仍佩戴着这条项链,因为她知道这是给思女心切的熊妈妈最好的安慰。
与熊家人见面后没多久,栏目组又安排乔伊丝与李家见面。
与李家人的初次见面,乔伊丝就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第六感的预示让乔伊丝认为李家就是她苦苦寻觅的家。
在上世纪90年代,女婴被遗弃大多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作祟。李家也是如此,当年李家长辈也是不满无后,将孩子送往了益阳福利院。
益阳福利院这一点和乔伊丝对上了,但是当年送她去福利院的是个名叫周俊军的人,难不成周俊军说谎了?
乔伊丝赶紧问李家人是否认识一个名叫周俊军的人?李家人被问得一头雾水,摇头否认。
这让乔伊丝的希望瞬间破灭,李家人不认识周俊军,那是不是说明她不是当年被李家长辈送往福利院的孩子呢?
蔡德林看出来乔伊丝的心思,在旁安慰道:“或许当年长辈并没有将孩子送往福利院,只是为了安慰家人随口一说的话。”
想到这,乔伊丝的心中又泛起了一丝希望。可鉴定结果依旧没有带来好消息,李家与乔伊丝并无血缘关系。
一次次失望而归,乔伊丝终于破防了,崩溃大哭。
众人纷纷予以安慰,并表示不会放弃任何希望,会一直帮助她寻找亲生父母。
此时恰巧贝克斯夫妇放心不下女儿,打来电话询问结果。
得知寻亲无果,贝克斯夫妇担心不已,害怕女儿会因此想不开,并表示想要启程前往中国,陪伴女儿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乔伊丝意识到自己状态不佳,让父母担心了。她调整好情绪,真诚地说道:“我虽然没有找到亲生父母,但我有世上最好的养父母,我爱你们,谢谢。”
之后因为签证到期等原因,乔伊丝没有在中国继续寻亲了,带着遗憾回到了比利时,不过她并没有放弃寻亲。
闲暇之余,她依旧会来到中国寻亲。同时她还加入湖南当地的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教授孩子们英文。
对于她而言,寻亲的结果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段寻亲旅途中遇到的点点滴滴美好的事情,这也终将指引着她去向更美好的未来。
结语
贝克斯夫妇将两个孩子视如己出,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弥补了他们没有父母的的心灵创伤,实在是令人感动敬佩。
乔伊丝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但愿她能尽早实现梦想,与亲生父母相见。
参考文献
1、益阳新闻网:《比利时姑娘万里寻亲后续|在益阳度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
2、益阳新闻网:《万里寻亲的比利时姑娘回到益阳,将与两对夫妇进行DNA比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