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财富薪火相传的基本条件是长寿
文/张田勘
这是专栏“知海拾贝”第13篇文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长寿的意义可以用“祖母假说”来体现,健康存活的祖母祖父(外祖母外祖父)可以帮助照顾孙辈,提高孙子孙女的存活率,从而帮助自己的子女拥有更多的孩子。反过来,这种健康效应也会确保祖母长寿基因的传承。
●新的研究表明,长寿的意义也体现在代际转移,年长者和年轻人共享资源,主要是指老人向后代传承理论、经验和技能,既可以传承给子辈,也可以传承给孙辈,能在演化的不同年龄层的选择中发挥基本作用。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13.50%。如果按照60岁以上的人占人口数量的10%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是在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以目前的趋势看,中国将在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即老年人占比数超过20%。在年前后,将进入深度老龄社会,老龄化水平超过30%。
老人是负担还是财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近日,几则消息都与老人有关。
天津市第一中学的戴静怡以分被同济大学录取,即将就读于国豪书院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收到同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戴静怡说,“爷爷,我考上您的母校了,不负您的期望,正式成为一名同济人,我们都很想您!”
戴静怡的爷爷是级同济校友戴孟超先生。她从小就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她立下了考同济的目标,同济对她来说不仅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她的梦中情校。71年后,戴静怡考上爷爷的母校。
浙江诸暨,岁外婆看到外孙后,秒变惊喜表情包的视频火遍全网,深受网友们的喜爱。岁外婆后来说,“我现在精神蛮痛快的,小辈对我蛮好的。”网友:外婆四代同堂好幸福,祝福外婆身体健康!
女孩与奶奶
8月18日,坐标湖南。女孩每次回农村看奶奶,草比人高。这一次,女孩花6个月工资,在奶奶的土胚房前修了一条水泥路,完成了奶奶多年的心愿。女孩帮奶奶浇菜、除草,回到童年住的土胚房,回忆满满,与奶奶同框,两人笑容超治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老人长寿的意义显然不只是如此。
全球和中国的寿命
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世界卫生统计报告》,该报告公布的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使用的数据截至年(COVID-19大流行之前)。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年的66.8岁增加到年的73.3岁,健康预期寿命从58.3岁提高到63.7岁。年,女性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分别比男性高5.1年和2.4年。
在具体国家和地区上,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排名第一的是日本,84.2岁;其次是瑞士,83.3岁及西班牙,83岁。美国排名33,为78.6岁,中国排名49,为76.4岁。不过,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月5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7.93岁。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长寿在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重要的文明指标,可以衡量民众整体生活质量以及健康医疗状况,而且,是一个社会健康治理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更重要的内涵,也是长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过,长寿的价值和意义更为鲜明和突出是要从人和生命演化及生物比较的角度来看待。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都有一个疑问,人类为何要追求长寿,尤其是在退休后,因为不再工作,人已减少了贡献,甚至失去了对家庭和社会创造价值,再生存下去已经意义不大。尽管这种认知并非主流观点,但还是有一定市场。
现在,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研究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假说提供了对长寿价值和意义的更深入理解。新近的一项研究更是指出“祖母假说”其实可以解释人类为何追求长寿并获得长寿。
报恩和物质生产
祖母假说的核心是,长寿的潜力可能是人类生命演化独特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命历程的一个演化特征。因为,即便人老了,失去生育能力,而且工作能力下降,但健康存活的祖母祖父(外祖母外祖父)可以帮助照顾孙辈,提高孙子孙女的存活率,从而帮助自己的子女拥有更多的孩子。反过来,这种健康效应也会确保祖母长寿基因的传承。况且,乌鹊反哺,人类更知道报恩,就像湖南的孙女帮奶奶修路。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在生育年龄结束后不久就会死亡,即便是人类的近亲黑猩猩或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都不不具备人类的这种长寿特点,动物的生育能力和寿命之间的联系非常明显,生存率与生育能力同步下降。一旦失去生育力之后不久就会死亡,因此寿命较短。但是,人类在失去生育能力后还能生存几十年。
人类之所以有这样的长寿,在祖母假说中的一个证据是,年长者也能帮助物质和粮食生产,以补贴和支持家用,因而体现了老年人长寿的生存价值。人从出生开始,需要20年的时间成长期后,才能有正常的工作和生能力,能生产出除以自身消耗以外的更多的食物,这就是食物或物质盈余,可以养家糊口和反馈社会。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黑猩猩、狩猎采集者和园艺生产者3个群体的比较发现,人在老年时的生产贡献同样存在,而且远远高于黑猩猩。黑猩猩在30岁时的采集和生产能力可以有20%的食物或物质盈余,在40岁时有7%,而在50岁时只有2%。但是狩猎采集者在30岁时的生产盈余有66%,40岁时有45%,50岁仍有24%。园艺生产者在30岁时的生产盈余64%,40岁时为40%,50岁时为21%。
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南美洲玻利维亚的提斯曼(Tsimané)人和其他南美土著群体的经济数据和人口统计,结果发现,年长者也能生产和提供一定的超出自己消费的食物,而这些剩余食物可以供养更多的孩子。因此,这是老人存在的实用价值。从这些情况看,人类在年老之后还能生产超过自己所需要的盈余食物,以便让其子孙茁壮成长。
精神价值的代际转移
但是,70岁以上的老人并不能生产多余的粮食了,因此似乎不足以解释为何70岁以上老人生存的价值,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最终会消耗比自身所能提供的更多的食物和资源,年纪越大,产出越小,甚至只有净消耗。而且,人在70多岁的时候,他们的大部分孙辈都不再需要依赖别人,因此能从老人的帮助中受益的亲朋好友已经很少。
但为何人类社会还把长寿作为一件具有正向价值的事,并推崇长寿呢?这似乎从功能价值观说不通。因此需要从技能、精神、文化和传承角度来理解祖母假说。这个假说的第二层意思是,人的技能和文化等能通过代际转移传承到后代。在人的生存中,食物和物质并非一切。除了获得食物,后代还需要接受教育,需要接受所有与生存相关的技能的培训,以及需要拥有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
英国伊顿公学年创办,“君子之泽,年不斩”。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了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
从价值观、理论、经验和技艺方面看,需要长久的学习,甚至需要代代相传,无论是百年老店,还是培养一个贵族需要年的说法,都强调长时期的学习和传承。相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是失去了家庭、家族年长者的支撑和传授经验与技能给后代,家族的繁荣才会解体和中断。
学习不只是后代的任务,也不只是从学校和教师那里学习,而是也需要甚至从最早和长期向自己家庭中的祖辈学习,这恰巧是年长者可以传承给后代并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年长者积累了一生的经验、理论和技能,他们在向后代传授时,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照顾孩子的负担,还可以薪火相传于孙子孙女更丰富的生存知识和社会经验。
代际转移也是指年长者和年轻人共享资源,而且共享资源主要是指老人向后代传承理论、经验和技能,既可以传承给子辈,也可以传承给孙辈,能在演化的不同年龄层的选择中发挥基本作用。在人类的农业、工业时代,社会的食物、技能和信息共享可能是最明显的例子。但是,与人类相比,黑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代际转移能力就差,黑猩猩在5岁后就能独自生存,而且所需的生存技能也远少于人类。因此在黑猩猩中,年长者在食物、教育和信息的代际转移能力方面不强,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也无法保证在失去生育能力后还有较长的寿命。
到了信息时代,人类的代际转移是否与农耕和工业时代有同样重要作用,还需要研究来证实,但家庭年长者向后代传授经验和技能同样不可或缺。尽管信息时代老人成为数字化的移民,需要后代教会他们使用数字化工具,如智能手机、电脑,但是老人的价值同样难以否定。年长者的经验、知识在某些方面就是财富,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还有独特的技能和感悟,在某些关键时刻能为后代提供宝贵的意见。此外,老年人还能增强家族的凝聚力,有了老人,兄弟姐妹还会持续往来,让亲情也延绵不断。
所有这些都是人类长寿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和家庭创造条件让老人长寿既是孝顺,也符合生命演化的本质。从文明社会的特质来说,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的退休体制不过是老人与年轻人和整个社会的多赢。
参考文献
1.71年后,女孩以分考上爷爷的母校,这是她的梦中情校,-08-23,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34.html